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

搞情報隨便混?探知報紙頭條 也能領獎

搞情報隨便混?探知報紙頭條 也能領獎
更新日期:2009/10/06 02:32 呂昭隆/台北報導
中國時報【呂昭隆/台北報導】


軍情局長遭撤換,外界高度關注我軍情任務定位不明的問題。一位軍情局官員表示,情蒐若能掌握報紙隔日的頭版新聞,或是雜誌隔日出刊的封面報導內容,只要比讀者早數小時掌握內容,都能當做「情報」上呈,請報「情報績效獎金」。


軍情局官員表示,甫下台的軍情局長葛廣明在局內是「改革派」,任內有意調整「提前掌握媒體報導內容」這類情報蒐集「陋規」,唯遭遇阻力,才會中箭落馬。


葛廣明 有意改革陋規


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安官員證實,情治單位確有「情蒐報紙期刊的報導內容」,但用意並非如外界想像,意圖影響或干涉媒體報導,而是政府現在相當「重視民意」,因此希望能在媒體報導前,多點時間準備與查證,期能於報紙見報後,被立委或是媒體詢及相關問題時,能夠很快的給予說明,倘若媒體報導有誤,也可以即時澄清。


一位軍情局官員表示,軍情局部分單位在情蒐時,只是將網路上的媒體公開資訊彙集,就當做情蒐資料呈報,有的甚且還要求請領「績效獎金」。


據了解,情治單位情蒐的報導內容,多是與總統府、國安單位、情治單位有關的重大政治議題或是弊案等。


至於情治單位如何情蒐媒體報導內容,這位軍情官員表示,係由人員情蒐,監聽與網路等管道著手。這位官員坦言,情治單位在媒體都有朋友,「有些人會熱心幫忙」。


濫竽充數 自己人也批


官員表示,「提前掌握報章雜誌的報導」,並不算是情報,意義不大,而軍情局內部有不少這類「濫竽充數」的情蒐,而且還拿來報績效與獎金,反對這樣做的人,形同「擋人財路」。


這位軍情局官員表示,「如果情報正確無誤」,請領的獎金數字就相當可觀,國防部只要徹查近年的情報績效獎金,就能情楚,甚至還有整組人請領超過廿萬元的。


這位官員指出,儘管「公開情報」也是情報蒐整很重要的一環,不過,把媒體在網路上報導的內容當做情資,實在也太混了,而提前數小時掌握報紙或雜誌期刊的報導,也當做重要情報蒐集事項,實在也沒什麼意義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